威尼文学 > 穿越小说 >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 > 第一章 异世父子
秋风萧瑟,孤鸿哀鸣,茫茫大漠在落日残霞下闪着点点金光。  

  这便是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帝国西北边陲延绥镇的秋日景象。延绥镇又名榆林镇,是大明抵御蒙古鞑靼部落的重镇。

  虽然战乱频仍,但却并非是不毛之地,相反,这榆林城中却有着许多富商巨贾。这便要从帝国的边贸说起。

  自大明立国以来,虽与蒙古水火不容,连年攻伐,但彼此之间的商贸往来却并未断绝。这是因为大明军队需要蒙古人的马匹做战马,而蒙古人则依靠大明提供陶瓷、食盐、茶叶等日用之物。

  如此一来,众人见有利可图,便争相做起了边贸的营生。因此,在榆林城中,除了军营,大大小小的商号不下数十家,其中的佼佼者,要数住在城西的李家了。

  李家自成化年间投身商贾至今已百余年,并且传承数代,此时的掌柜便是讳贞字明善的了。

  却说这李明善乃是李老太公独子,太公一心欲培养他好接掌家业,但他早年却无意商贾,潜心举业,每日只抱着那圣贤书读。可是官星似乎并不在李家,一连考了十多年,却连个秀才也没能中上,无奈之下便花银子捐了个监,又考了两次举人也没能中了。

  不知不觉,已辗转到三十六七岁。太公年高,得了恶疾,呜呼殁了。李明善便只好弃了科举,承继家业。

  他虽然读书不济,但经商却极有天赋,未过多久,便如鱼得水起来,几年之后,手中已积下了上百万两银子的家业。这在西北苦寒之地来说,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巨富了。

  不过,虽然此时家业蒸蒸日上,但膝下无子却成了李明善挥之不去的心病。却说自祖上起,李家便人丁稀薄,数代单传,而到李明善时,竟然有了绝嗣之危。

  虽然他早年曾生一子一女,但却双双夭折,此后,便再也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眼见后继无人,李明善心中自然是焦急万分,送子观音拜了不少,可是却毫无作用。

  这时的李明善已过不惑之年,忽有一日,心中突然大彻大悟,释然起来,以为此生无子乃是天意使然,难以抗拒,于是便广施钱财,修庙宇、建学庠,施善乡梓、结交英杰。一时间,方圆百里之内,上至庙堂高官,下至乡野小民,无人不受李家恩情,于是李明善行善疏才的盛名遍传榆林。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李明善心中凉慢之时,忽有下人来报,三夫人身体抱恙,李明善连忙遣人去请郎中来看。

  郎中过府,一番望、闻、问、切之后,竟起身向李明善道贺:“恭喜李老爷,三夫人是有喜了!”

  李明善听闻此言,不由得大喜过望,不能自已,拍着双手不停地道:“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多余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片刻之后,他又当着众人的面,双手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见此情形,众人皆面面相觑,不敢来劝。

  李明善又哭又笑许久之后,方才定下心神,命下人取来一封二十两细丝雪花纹银赏了郎中,那郎中又开了几副安胎药,谢赏告辞去了。李明善又安排婆子、丫鬟用心侍候不提。这或许便是李明善这些年来积德行善所得的福报。

  却说时光荏苒,胎期弹指便过,到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初春时节,张氏一朝分娩,李明善既急且喜,只在房门外来回踱着步子。

  直至房中传出婴儿哭声,李明善心中石头才稍稍落地,又不多时,稳婆开门出来,满面堆笑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是个公子!”

  李明善闻言,喜得几乎晕厥,晃了几晃才定住身子,双手撩起袍袖,冲进房内,扑到床榻前,见夫人无恙,便伸手将婴孩抱在怀中。稳婆早已将小公子洗的白白净净,李明善看了自是满心欢喜。

  却说这小公子方降生时尚哭了几声,此时却早已止了哭,瞪着双眼睛四处乱看,眼神中似乎带着些疑惑之色,忽然,他又咿咿呀呀地喊叫起来,一双小手四处乱抓,竟然把李明善的胡子扯掉了几根。

  这让李明善和周围的人都吃惊不已,他们从未见过新生婴孩能有如此力气。但李明善爱子心切,也未多做理会,兀自在那里欢喜不已。许久,又道:“承蒙上苍眷顾,在我即将垂老之时得此一子,以继李氏香火,实乃一大幸事也!”

  众人不住贺喜,催着李明善给婴孩取名。李明善道:“我常歆羡古之大贤,兴邦安世,体国救民,怎奈资质平平,大志难竟。今便为我儿取一个‘歆’字为名,愿其能慕古贤之高洁,而为国家之栋梁。”众人无不连连拍手称善。

  李明善又道:“既取了名,便再取一小字‘保儿’,愿保我儿一生平安。”众人益称善。

  再说这李保儿原来本是四百年后二十一世纪某大学历史专业的高材生,在一次远游中,失足跌下山崖而亡,了却了如花年华。且说他英年早逝,心中自然不甘,因此三魂七魄就在三界之外游荡,不愿受这轮回之苦。阎罗帝君亦见他死的可惜,心生恻隐,便免了那碗孟婆汤,留他个清明的思想,好让他再活一世。这也合该二人有缘,要做这一世父子,那冤魂偏不往后投胎,却要向前转世,因此变成了今日之李保儿。适才,他见了眼前这番景象,心生疑惑,本能之下想要张嘴问这是怎么回事,可是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心里一急,便伸手乱抓,这才将李明善的胡子扯下来。

  片刻之后,任凭众人哄哄闹闹,李保儿定下了心神,渐渐回忆起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自此之后,李保儿只装作平常婴孩一般慢慢成长。

  光阴弹指而过,不觉之间,李保儿已满周岁。视之若掌上明珠的李明善自然要大庆一番。广发喜帖,宾朋俱至,既有朝廷的命官,又有如李家一般做生意的商贾,还有左邻右舍的寻常人家。

  按风俗,至日中开宴之前,要进行“抓周”来预卜小儿前途。府中下人等早已在厢房中大炕上铺下一张猩红栽绒毯,又将文房四宝、木刀、弓矢、美玉、银锭、算盘、账册等物环列其上。

  在众人簇拥之下,李明善将保儿抱了来,放在中间。这时的李保儿虽只一岁,但他心性却是弱冠之年的成年人,见此情状,自然知道自己该拈甚么东西。

  他扫视一周,本能地伸出双手,一只手去拈毛笔、另一只手朝着弓箭伸去。哪知他这副婴童的皮囊根本不听指挥,只得慢悠悠地爬到弓箭旁边,将其攥在手中。

  这时,宾客中有人道:“看来小公子日后必能立功疆场,耀祖光宗了。”又一人道:“便是做个总兵官、封个定边侯亦未可知!”

  众人一言一语,拣着好听的话不停的说。不过李明善却并不十分欢喜,他一心想着儿子日后能读书进学,考个进士,做个部院里的郎中、御史,也强过那总兵官了。他见儿子拈了弓箭,心中安慰着自己:“这也不定就是准的。”

  这时,众人吉祥的话还在说着,一片闹闹哄哄中,李保儿小手拖着弓弦往放毛笔的地方爬,可终究是身轻力小,如何能拖得动。于是他只好放手,仍旧爬向那支毛笔,将其攥在手中乱舞起来。

  众人见了,立时惊呼起来。李明善见了,也喜笑颜开,口中喃喃念叨着:“我儿终究还是一心向学的。”

  宾客中一人高呼道:“小公子日后定是文武全才,出将入相。”说罢,众人欢声雷动,李明善心中亦是喜不自胜,命奶妈抱着李保儿回了后堂。

  当日,大排筵宴,纵情畅饮,又请了个极有名气的秦腔班子唱了一整天,直到掌灯后方才罢宴散了。李明善送走宾朋,拿了银子赏了办事的下人、戏子,亦各自散了。

  时日倏忽而逝,不觉又过三年,李保儿已是四岁。这一日,李明善正在书房中理事,便将李保儿留在一旁玩耍,此时他行动稍能灵便,便爬到椅子上,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这《四书章句集注》乃是南宋朱熹所著,至大明时,由太祖洪武皇帝钦定为科举标准教材,此书便是多年前李明善科举时读的那本。

  许久,李明善忙完手头事务,这才想起李保儿来,当他抬头看时,发现李保儿正坐在椅子上看书看得津津有味。

  见此情景,李明善大吃一惊,自保儿出生后,他尚未来得及教他读书,可是如今他为何能无师自通,读起这圣贤书来?惊讶之余,李明善凑近观瞧,想要一探究竟。

  这时,李保儿猛地醒悟过来,便将手中书本胡乱翻动撕扯,只装作贪玩,以此掩饰。

  李明善见状,哈哈一笑,笑自己想儿子出人头地想得痴了,怎么会想到四岁幼子会读书。不过,他倒由此看出儿子似乎对圣贤书颇有兴趣,正应了三年前的预兆。于是,他便开始想着为保儿请个名师开蒙。

  寻来寻去,寻了一月有余,得一老秀才——姓杨名晖字文曦,西安府人士,早年潜心举业,做的一手好八股,可是时运不济,连考了七八场,连个举人也不曾中得。眼见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便不再考了,自此游历三边,坐馆为生。说来也怪,杨秀才自己虽举业不兴,但教出的学生一个个不是进士,便是举人,还有一个中在二甲前列,点了翰林。自此,他成了广有名气的名师,束脩银子涨到了一年二百两,这让许多小富之家也有些担负不起。不过对李家来说,区区几百两银子根本不是问题。

  李明善将杨秀才请至家中,奉酒食款待。席间,命下人将保儿领来。不一刻,保儿便至,他搭眼上下看看,见这位老秀才五短的身材肥肥壮壮的,肚子向前腆着,似要掉到脚面上一般,粗短的脖项上顶着个脑袋也是肥肥的,掉眼塌鼻,须发花白,滑稽中颇有几分憨态。

  杨秀才见学生是个蒙童,便生轻视之意,道:“贵公子开蒙,员外请个寻常塾师便可教了,我是教文章的,是要进学应考的。”

  李明善忙起身离席,拱手道:“我李家数代单传,仅此一子,老夫一心欲为我儿谋个大好的前程。久闻杨老先生大名,特相请做府中西席,若蒙老先生不嫌弃,愿再加白银三百两,权做老先生润笔。”

  杨秀才见李明善如此说,便不再言语,看在多出来一倍多的银子的份上,老大不情愿地答应了。

  李明善欢喜不迭地让李保儿行礼,下人扶着保儿踉踉跄跄磕了四个头,算是行了拜师礼。行礼毕,李明善命账房先支二百两银子来。

  账房领命去了,不一刻,带着两个家丁抬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木箱子进来,箱盖打开着,里面码着十个二十两一个的银锭子。

  李明善指着银子道:“这是二百两银子,先行奉上,余下的三百两到了年下的时候一并结算。”

  杨秀才俯身拿了一个银锭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又仔细看了看成色,乃是十足的细丝雪花纹银。心中已是钟鼓激荡,面上却似平湖一般,把银锭放在原处,向着李明善拱了拱手,慢声缓语道:“蒙东君老员外青眼,晚生自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李明善遂又让着杨秀才入座,吃了个醉饱方才歇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