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文学 > 修真小说 > 画江湖之我为冥帝 > 第90章印刷
  904年,八月十二日,朱友恭、氏叔琮向群臣出示皇后诏书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更名为李柷,监军国事。

  十月三日,朱温刚回到洛阳,便伏在昭宗棺材上大哭,随后又披头散发的去见小皇帝李柷。

  向他辩解道,杀死昭宗绝不是自己的主意,并表明他决心找出乱臣贼子,为先帝报仇。

  当天,得知朱温回来的消息,刚还在修炼的朱友珪当即来到朱温府门前,长跪不起,等候朱温发落。

  他知道朱温是个好演员,他也知道朱温绝对不会把弑君的罪名按在自己的身上。

  而自己说不定就是这个替罪羊,从一开始让他盯着唐昭宗的时候,他就知道朱温想干啥了。

  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束手就擒,他如今只是摆明自己的态度而已。

  如果朱温真想让他死,那很抱歉,他虽不能让朱温先走一步,但让这位后梁皇帝的弘股之臣以及子嗣死于非命,他还是做得到的。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绝对不会这样做……

  一个时辰后,朱友珪在下人的接引下,进入了东平王府。虽然朱温没有见他,但也代表着这件事终究还没到那一步。

  由于攻入皇宫时,朱友恭、氏叔琮所率领的左、右护卫军有些部分兵士到市场抢米。

  朱温借此奏明小皇帝李柷,说朱友恭、氏叔琮不能约束士卒,并公告天下,说是他们刺杀的唐昭宗。

  当天就将他们两人抓住,也不等他们解释,直接扣押到集市,午后问斩,随后朱温来到现场,眼角肿红,留着清泪,亲自斩首,摆出一副挥泪斩马谓的模样。

  不管下方的百姓有没有被自己的表演所感动,反正朱温被自己的演技所感动了。

  而朱友恭被朱温算计的前一天,心中就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将自己的所有力量,隐藏了起来。

  如果朱温对他做出了什么事,他也一定要朱温嫡长子朱友裕为他偿命。

  在朱温到来的一刻,脸色疯狂,大声喊道:“拿我当你儿子的替罪羊,以欺骗天下人,你以为天下人会不知道吗?如此行事,你还指望有后代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友恭的诅咒……

  十月份,朱友裕回到张氏故乡,哀悼母亲,结果被刺杀。

  现场只留下一具面容血肉模糊,残破不堪的躯体,在他的身旁留下“血债血偿”充满杀气的血字。

  而旁人只能凭借这具尸体上所佩戴的饰品以及玉佩确定原主人的身份。朱温作为做尽善事的“好人”,自然不会相信表面现象。

  在经过五批大夫的精心检查、观察、端详下,在朱温身旁那几位杀气腾腾的侍卫面前,颤颤巍巍且十分坚定的的点了点头。

  刹那间,站在一旁的朱友珪明显看到朱温眼角流过的几滴清泪,只不过很快就被他所掩盖。

  而一旁朱友裕的视线,却死死的锁定在朱友珪的身上,这具尸体绝对不是朱友裕,因为自己送出的那条红绳,并没有出现在这具尸体上。

  玄冥教左殿

  少年紧闭双眼,盘坐在房中,在他的身前有一本古老的功法,而他的身旁时不时散发出一股骇人的黑紫色煞气如巨浪汹涌而出。

  少年的周围没有风声,没有虫鸣,房间中极度的幽静,而当有人进入这个莫名的范围圈时。

  便会感到到一股凉意穿透身体,刺进骨中,仿佛禁锢千年的寒意突然得到释放,让人在大脑无法思考的一瞬颤抖起来。

  仿佛少年的周围是令人生生止步的死域。门口站着一名青衣女子,脸色虽平淡,眼眸中却带有一丝担忧,她明白朱友珪准备做什么。

  她也不明白朱友珪想要做什么,他现在才十九岁便已经小天位了,不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可以说是旷世奇才,一百多年也未必会出现一个。

  但他不是已经修炼了《天宫决》的改进版《九幽玄天神功》,又何必再去去修炼一本十死一生的《天宫决》。

  可她也明白,朱友珪决定的事情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也没有任何人能真正的走进他的内心。

  自己不行!

  唐灵月更不行!

  三年后

  洛阳城,一座几乎开满大唐境内的仙鹤楼中,少数人正看着“邸报”,在他们的旁边却围满了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哪怕是店小二,有时也会凑上看上一眼。

  “王洛洛那厮竟然被人给绿了!哈哈哈,没想到你还会有今天。”

  “吵nm呀!”

  “可这是我买的……”与旁边的吃瓜群众相比,此时拥有“邸报”的男子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干啥!想干架?”

  “没…没!”

  而其中有些人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时,下意识大喝一声,结果自然会引起众人的怒目而视。

  哪怕这张邸报是你买的,你也有可能会被赶走,等他们看完了,心满意足之后再还给你。

  二楼,靠近河边的桌子旁,坐着一名锦衣男子,他正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名为“邸报”的纸张。

  但周围的人却无人敢去他旁边,毕竟他旁边那些杀气腾腾的侍卫可不是开玩笑的。

  “冥帝?称号挺霸气的!”

  眼角显得有些媚态的俊逸青年,看到纸上那一行最引人注目的信息,呵呵一笑。“就是不知道你如今的实力如何了?”

  三年前,洛阳城出现一家怪异的店铺,名为报刊亭,专门收集天下事,每月一刊。

  上面记载着各个藩镇境内发生的一些大事,例如李存勖喜欢和羊肉汤、朱友珪被冷落,朱友贞惧内、王洛洛被绿等。

  原先是讲述天下之事,后来不知为何,天下之事占有的板块越来越少,后来多讲述朱温的“仁政”。

  几乎每刊邸报上都会描述几条朱温为民请命的举措。虽然有些夸大,但朱温在这方面的实施却是实实在在的。

  例如在国家之本----农业方面上,朱温狠抓农业生产,奖励农耕,减轻租赋,将耕牛租借给没有耕牛的农民以供生产。

  任何官员只要敢在这方面动手动脚,老百姓都可以告状,查明者,通通罢官贬职。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宽容政策,使之成为梁数十年征战的经济支柱。

  除此之外就是人才方面,原先还没有报刊的时候,朱温也会派遣官臣去民间搜寻贤良之人,特别针对身居下位有能力但没地方施展的人才。

  如有找到,朱温往往都特加擢拔任用。对于那些知晓朝廷政策弊病得人所上表的奏章,朱温甚至都会亲自翻阅,选择一些有利的建议施行。

  对于权豪横行的现象,朱温也进行压制。比如前些时日邸报上记录的寇彦卿事件。

  寇彦卿是朱温的爱将之一,有次寇彦卿一次上朝时,途中有人未来得及避让,被他的随从打死,朱温因此严惩了寇彦卿,没有因为寇彦卿功臣的身份而袒护他。

  本来这件事,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但是在“报刊亭”的大肆宣扬下,几乎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这给朱温收获了不少民心。

  后来听闻,寇彦卿想要去找报刊亭的麻烦,却走到半路时,忽然打道回府,并且不准让人去找报刊亭的麻烦。

  而其他的盘踞势力本来对这个名为“报刊亭”的小型店铺并不怎么在意,直到发现本国的百姓和人才纷纷流往大梁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纷纷开始仿办,例如岐地的幻音亭,晋国的文轩亭,蜀国的听雨亭等等,专门讲述本国统治者如何如何好。

  然而很快便失败了,因为他们在印刷术方面根本比不赢大梁的“报刊亭”,在这方面耗费的成本太高。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些人自然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一个个开始耗费大量资金改进唐朝的雕版印刷术,对于这件事,满朝文官都是双手双脚赞成的。

  古代书籍流传下来,原本就是靠手抄,直到后来的雕版印刷术出现,这种状况才隐隐有些改变。

  而现在,在一众吃苦耐劳的工匠面前,这些都不算事,没几个月,雕版印刷术的改进版很快被研制出来,但仍然比不赢,没办法,继续研制、创新。

  一年后,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出来。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整整提前了四个世纪。

  ……………………………………

  ps:还有一个剧情,彻底进入主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